——黄骅“90后”包村干部刘兴杰的故事
记者见到刘兴杰时,他正在办公桌前翻看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知青年代距离这个“90后”包村干部有些遥远,但“情系百姓”的情怀,他却牢记在心。因帮扶脱贫贡献突出,今年黄骅“三干会”上,刘兴杰获评“脱贫帮扶先进个人”,27岁的他也是所有“先进”中最年轻的一个。
2016年,24岁的刘兴杰从河北大学毕业,到黄骅常郭镇政府上班。不到两周,便被派到中留村包村。“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懂什么农村工作?”初次见到刘兴杰,中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英治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较之周边村庄,中留村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老百姓颇有怨言。刘兴杰没有退缩,虽然与村干部在年龄上有“代沟”,但不妨碍他与村干部交心:“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真干事,干实事,村子肯定会慢慢变好的。”一席话,说得村干部心里热乎乎的。
中留村地势低洼,紧邻的西队村、东队村的雨水都往这里灌,贯通三个村的主排水沟被柴草垃圾塞满,早已经失去了疏浚功能。三村曾商议过清理沟渠的事,却因为意见不一致被搁置下来。碍于情面,后来谁也没有再主动提起这件事。刘兴杰认为,在疏通排水沟这事上,中留村受益最大,应该更主动一些。他入村后,反复劝说村干部放下心中芥蒂,并提议主动走访西队、东队。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村的村干部终于重新回到“谈判桌”,经过商议,筹集一万多元,于去年春季清理出1200米左右的排水沟。再到雨季,积水顺畅排出,村民家中使用多年的雨鞋都“下了岗”。
修一条排水沟不易,“修理”村民过重的依赖意识则更难。“我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说这话的是中留村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以前,他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精神的贫瘠使他难逃生活困窘。后来,刘兴杰将他介绍到一家模具公司当学徒,希望他能认真工作,好好生活。可事与愿违,这个小伙子不仅工作不积极,还因为参与群架被打伤住院。刘兴杰对他很失望,但没有放弃。扶贫先扶志,等这个小伙子出院后,他又联合村干部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这份执着与关爱,令小伙子心生感动,他后来又进了一家公司上班,开始努力工作,力争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让刘兴杰牵挂的,还有贫困户的生命健康。村民吴忠齐患有血友病,并因病致贫。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吴忠齐突然犯病,急需用药,但注射的药液平时都冷藏在冰箱,只有待温度回升后才能使用。当时正在村里参加党员大会的刘兴杰和村干部们,急匆匆赶到吴忠齐家里,他们摸一摸药液还很冰凉,可是吴忠齐体内的淤血却开始越积越多。情急之下,大伙一人拿起一小瓶药液,怀揣在胸口。最终及时挽救了吴忠齐的生命。
平时,刘兴杰喜欢在朋友圈晒乡村美景,晒工作点滴,很多细小的事情能使他开心很久,比如自己花钱给贫困户子女买新衣服、新书包、新鞋子,为边缘户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刘兴杰从中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年轻人。
一转眼,刘兴杰来到中留村已经快三年了,岁月斑驳了老屋,也重塑了村庄。如今的中留村班子团结,街道整洁,民心凝聚。再过两个月,刘兴杰的首个三年包村期就要到了,常郭镇的其他村庄都在争着抢着要他。刘兴杰有着一扶到底的韧劲,他向领导申请继续待在中留村,他想和大伙儿一起修建文化广场、改造坑塘护栏、发展相关产业,争取帮扶实现“多点开花、全面结果”。刘兴杰说,他盼望着中留村能成为一个更加美丽、幸福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