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问题一直受到市场关注,中国证券报记者依据银保监会网站信息统计发现,截至12月30日,2019年已有20家银行获银保监会批准发行永续债,由于部分银行永续债尚需央行批准,截至12月30日,2019年共有15家银行发行了永续债,发行规模合计5696亿元。
在获准发行永续债的商业银行中,中小银行占据四成席位。分析人士表示,同为其他一级资本的补充工具,相比优先股,永续债存在一定优势。银行永续债发行人下沉至中小银行,有利于其补充非核心一级资本,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
有望填补tlac相对空白
中国证券报记者依据银保监会网站信息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20家银行获准发行(或已发行)永续债。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5家国有大型银行;还有股份制银行7家,分别为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渤海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城商行7家,分别为徽商银行、台州银行、杭州银行、厦门银行、泸州银行、浙江泰隆银行和威海市商业银行;农商行1家,为深圳农村商业银行。
农业银行分两期发行了1200亿元永续债,成为2019年该项目的“单项冠军”。紧随其后的是工商银行(800亿元)和广发银行(450亿元)。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等五家均发行了400亿元永续债。
此前央行发布的《2019年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到“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最迟须从2025年起分阶段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目前上述四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tlac缺口较大,满足tlac要求存在较大压力,亟须构建我国tlac要求框架,推动四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按时达标。”
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胡学好此前撰文预计,2023年我国四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tlac较监管要求低2-6个百分点,缺口约3.4万亿元;到2026年,上述四家银行的tlac可能扩大到4-8个百分点,缺口约6.7万亿元。
东方证券潘捷认为,目前大行发行永续债有望填补tlac债务工具的相对空白。从银行资本工具来看,核心一级资本主要依赖普通股和留存收益;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主要有优先股,且多为上市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工具只有二级资本债,二级资本债发行门槛较低、发行体量较大,但多采用非完全市场化方式发行,且二级资本债的投资严重依赖商业银行表内和理财产品的投资。目前满足tlac要求的合格工具只有上述各级资本工具,难以满足四大行的大量tlac缺口,永续债将成为重要工具。
中小银行“补血”动力强
目前20家获准发行(或已发行)永续债的银行中,城/农商行占据了8席。其中,徽商银行(100亿元)、台州银行(16亿元)和威海市商业银行(30亿元)永续债今年已经完成发行。
中信证券分析师明明认为,银行永续债发行人下沉至城、农商行,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渠道拓宽。
某银行业研究员表示,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有利于非上市中小银行补充非核心一级资本,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此外,还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资本扩充之后可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解决银行股权投资瓶颈,提高银行参与股权投资的积极性,推动债转股等工作开展。
未来,中小银行应如何多渠道补充资本?上述研究员认为,中小银行要认真研究各种融资工具,制定合适的资本规划,用好资本工具。打铁还得自身硬,中小银行要把自身的经营与管理工作做好。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建议,首先,中小银行要对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有清晰了解,做好全行融资规划,确定好以股权方式或债权方式弥补资本金的比例。其次,充分借助政策利好,可多以永续债等简单方式快速补充资本金,但也要考虑未来的债务承受压力。此外,中小银行可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既可以弥补资本金,又可以借助战略投资者资源,实现业务协同发展,突破当前发展瓶颈。
(责任编辑:赵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