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车是否迎来产业风口?-亚博安卓
【字号: | | 】 | 【背景色 | 】 |
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路径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战略纲要中,均被确认要大力发展。按照相关规划,我国到2030年要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200万辆。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氢燃料电池车已经迎来风口?分析人士指出,当下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术已有实质性突破,政策也正在不断加大引导。不过,未来要大规模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除了核心技术仍需提升之外,更关键在于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强化示范运行,探寻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 规划:到2030年保有量达200万辆 相比电动汽车电池蓄能存在能量密度低的缺陷,氢燃料电池汽车零排放、零污染的特性,被业界认为是未来清洁环保的理想技术。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上,日韩等国走在了前列,据公开信息显示,1992年丰田汽车就开始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2014年其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推出并在市场销售。本田汽车也推出了自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clarity。而韩国现代极力推崇氢燃料电池,前不久的北京车展上发布了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nexo。 实际上,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战略纲要中,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 按照《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的规划,我国到2020年率先实现氢能汽车及加氢站的规模化推广应用,达到保有1万辆燃料电池运输车辆;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200万辆。这意味着,届时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正是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除了广东佛山与云浮,上海、江苏如皋、浙江台州、湖北武汉等地均已经出台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政策。 今年第一季度,京津冀地区数十辆氢燃料电池客车已交付,第二季度预计74辆将交付;佛山地区28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试运营,今年将继续投放300辆;500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投放上海示范推广运营。 瓶颈:基础配套不足制约规模推广 尽管前景相对乐观,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还相对较弱。国际咨询机构e4tech的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11月,燃料电池乘用车全球范围内累计总销量为6000辆左右,不足中国2017年纯电动乘用车46.8万辆销量的十分之一。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面临核心部件的技术瓶颈,尤其是电堆的寿命。佛山科技学院特聘青年研究员、云浮(佛山)氢能标准化创新研发中心赵吉诗说,尽管我国现在的电堆寿命已突破5000个小时,但由于车用电堆是一个系统,还包括增湿器、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必要的核心零部件,其匹配性是决定电堆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并且这些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依然较低。 更为关键的是,氢燃料汽车的问题在于整个产业链需要发展和完善。正如燃油汽车上路需要建加油站一样,氢燃料汽车要真正走入现实生活,也需要配套建设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最大的难点是加氢站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整。”赵吉诗说,建设一个日加氢量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氢站,设备与施工成本约为1200万元—1500万元。 “车辆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类似于‘鸡和蛋’的关系。”赵吉诗建议,当务之急是在氢能产业先发地区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为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及其他氢能终端产品推广应用提供基础保障,促进我国燃料电池与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氢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可行到商业化推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导崔志明也认为,目前“线路之争”还多是各自摸索,前景依然不明朗。 突围:加快商用车应用及核心部件自主化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从当下产业探索路径来看,一方面是从商用车切入,弥补技术差距;另一方面是关键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从而达到最终的“弯道超车”。 目前,国内已经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运营的项目,几乎都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包括上汽大通的轻客fcv80,已经在佛山、上海和大连抚顺展开固定路线载客运营。而北汽福田、郑州宇通等公交车项目也在各地投标上马。 在广东,一个较为完善的氢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初步完成。5月8日,爱德曼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落户南海,计划投资30亿元,年产能8万台氢燃料电池,分三期推进,其中首期项目将于今年投产,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此前的3个月,广东长江汽车整车生产及氢动力研发中心项目也落户南海,该项目争取于2019年建成投产,年产新能源汽车6万辆,建成后总产值将达200亿元。几乎与此同时,东风特种商用车年产能为5000辆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线也落户云浮。 3月29日,广东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云浮挂牌计划建成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试验验证和生产销售能力,以推动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本土化、自主化进程。重塑能源董事长林琦介绍,重塑在大功率的dc/dc、空压机均实现了自主研发,接下来将继续通过自主研发或与供应商联合研发,到2020年最关键的五大零部件实现自主研发,而到2025年关键零部件第二代产品将推出。 据悉,在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目前在构建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体系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截至今年4月,成功引进集聚上中游氢能核心企业16家,投资总额超50亿元,随着产业链的集聚,将加速推进氢能产业自主化进程。 “我国也会积极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但我不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即将迎来产业风口,它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则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车更多是一种相互补充、各自分工,甚至还可能有其它技术可选择。 |
关键词: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