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循环让“一缕烟”变成“一沓钱”-亚博安卓
【字号: | | 】 | 【背景色 | 】 |
作为传统的农业村,吴桥县前李村把秸秆、牛粪、沼液这些原本看似不相关的东西,链接成一套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积极探索“种植—青贮—养殖—肥料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清洁、安全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生态循环变废为宝,将废料转化成了肥料,是前李村循环农业的一大亮点。走进前李村群富合作社的养殖场,干净整齐的牛棚里,近百头牛正享受着“美食”。这些“美食”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秸秆。牛棚外面,是三个青贮池,总容积达600立方米,堆放着一些秸秆。养殖场一角,搂草机、秸秆打包机、混合日粮搅拌车等有序停放。 “这些秸秆大部分来自家庭农场种植的玉米和小麦,还有花生和红薯。”前李村党支部书记徐志恒说。前李村是个农业村,1400多亩耕地,因深刻认识到传统种植模式收益较低,2013年底,徐志恒成立了家庭农场,流转1000多亩土地,集中规模化经营,种植小麦和玉米等经济作物。 家庭农场搞起来了,但小麦和玉米秸秆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起来呢?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国农大吴桥试验站的专家为前李村送来了“宝”——“秸秆—青贮包—肉牛”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将回收后的农作物秸秆切碎揉搓,与新鲜牧草、菇渣、番薯渣、豆腐渣等混合,再配合生物菌种进行压缩打包,不仅让肉牛在冬春两季也能吃到青饲料,还能使每只牛的养殖成本降低200多元。 2015年初,徐志恒成立吴桥县群富养殖合作社,贫困户把5000元的扶贫款入股合作社。在循环种养模式推动下,前李村的养殖规模由最初的50多头牛扩大到100头。 “秸秆回收再利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问题,让‘一缕烟’变成‘一沓钱’。”徐志恒高兴地说。他先后投资50余万元购置了玉米收割机、青贮机、秸秆打包机等,不仅解决了自己养殖场的饲料问题,还可把多余的青贮料包销售出去,仅去年养殖场制作的料包销售就达300多吨,销售额达15万元。 走出前李村的牛棚,工人正驾驶铲车晾晒干湿分离后的牛粪,每个粪堆大约3米高,按照出厂时间有序堆放。这些经晾晒过高温腐熟、添加益生菌发酵的牛粪,可作为上好的有机肥直接还田。“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种出的蔬菜品质好、产量高,绿色无污染。”徐志恒说,有机肥还适用于小麦和玉米这样的大田作物,不仅能改善土地板结,而且还节约种植成本,一亩地可以节省100多元的肥料成本。 在前李村的洋葱种植基地,打开喷灌设备阀门,几百个喷淋头喷出雾状雨丝,沼液落在地里,自动给蔬菜施肥。“喷灌头里喷出的是稀释后的沼液,可以用作有机肥。”徐志恒说,在中国农大吴桥试验站的指导下,他们村建了沼气池,把经过处理的沼液和沼渣制成了营养液,可取代化肥、农药,帮助农作物健康成长。他们还先后引进了国内先进的水乳喷灌、地埋式喷灌和自走式喷灌设备,既节约灌溉用水和劳力,又节约大量化肥、农药,每月每亩降低成本200元。更重要的是,农作物因施用农家肥,色泽、口感等明显提升,农产品的售价也翻了倍。“前李村的农作物不愁卖,订购商直接来村里拉。”徐志恒说。 靠着这种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前李村的农业真正“循环”了起来。如此,秸秆有了好去处,肉牛有了口粮,耕地有了肥料……农田里长出“金疙瘩”,前李村的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
关键词:吴桥,秸秆,循环 |